“苏超”赛事激活城市消费新引擎: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报告深度解读

admin 2025-08-26 阅读:26 评论:0
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最新报告揭示,“苏超”赛事已成为江苏多地激活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。南京、无锡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扬州等6个主办城市,“苏超+”消费模式成效显著,95.9%的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额外消费,赛事经济效益凸显。“苏超”赛事引...

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最新报告揭示,“苏超”赛事已成为江苏多地激活城市消费活力的重要引擎。南京、无锡、常州、苏州、南通、扬州等6个主办城市,“苏超+”消费模式成效显著,95.9%的现场观众因观赛产生额外消费,赛事经济效益凸显。

“苏超”赛事引流强劲,带动“过夜经济”效应

8月21日,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发布了针对“苏超”第九轮赛事的消费跟踪调研报告。报告指出,“苏超”赛事强大的引流能力,尤其体现在吸引外地观众“留下来”消费的意愿上。第九轮比赛现场观众规模突破20万人,主办城市充分利用地域文化特色,成功将赛事流量转化为经济效益,显著推动了“过夜经济”的发展。

调研数据显示,外地观众主要通过自驾、铁路和大巴等方式前来观赛。其中,31-45岁群体是观赛主力军,占比高达51.5%。值得注意的是,不少家庭选择在暑假期间,将“观赛”与“亲子游”相结合,实现了双重需求,进一步拉动了旅游消费。

错过精彩瞬间?来这里,每一场比赛都为你实时呈现!点击观看

“票根经济”火热,多元消费场景延伸

一张小小的球票,正成为撬动多元消费的“金钥匙”。“票根经济”的火热,使得消费场景呈现多元化延伸,成为本次赛事的一大亮点。调研结果显示,91.8%的观众了解“苏超”提供的景点免费、消费折扣等优惠活动,其中近一半观众表示“非常了解”。更有79.0%的观众已经参与或计划参与这些相关活动。

高达95.9%的观众在门票之外产生了额外消费,其中65.9%的观众表示本次行程支出超出预期。外地观众家庭的整个行程花费普遍在1000-2000元区间。具体消费构成方面,94.1%的观众选择在外用餐,79.0%的观众购买了文创产品,62.5%的观众参与了娱乐等其他消费。此外,进行酒店住宿和景点游览的观众分别占比21.0%和66.1%,显示出赛事对餐饮、文创、娱乐、住宿和旅游等多个行业的显著带动作用。

沉浸式“第二现场”延伸赛事热度,观众好评如潮

各地积极创新,将商圈、街区、公园等公共空间打造成沉浸式“第二现场”,有效延续了“苏超”赛事的社会热度。调研结果令人鼓舞,98.3%的观众对“来苏超看球+消费”模式给予了高度评价,并表示会向他人推荐,其中超过八成的观众愿意主动推荐,体现了极高的满意度和口碑传播潜力。

受访观众反馈,影响其消费决策的核心因素主要包括:当地特色(29.4%)、球迷氛围(28.0%)以及便捷性(21.5%)。这为未来赛事组织者和城市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优化方向。

持续优化,提升“苏超”观赛体验与经济效益

国家统计局江苏调查总队有关负责人表示,调研期间观众也提出了许多宝贵建议,例如延长文旅消费优惠时效、丰富文创产品开发、增强全域观赛氛围等。这些建议对于后期进一步改善赛事设计,为观众带来更丰富、更完备的观赛体验具有重要意义。通过持续优化,未来“苏超”赛事有望在激活城市消费、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方面发挥更大作用。


版权声明

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,不代表百度立场。
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,未经许可,不得转载。

分享:

扫一扫在手机阅读、分享本文

发表评论
标签列表